韋安觀點:蔣介石「軸線」─在大國夾縫中堅持「自由獨立」

2024-08-21 06:40

? 人氣

1960 年,艾森豪威爾訪問台灣,獲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及其夫人宋美齡接待。(圖/取自Wikimedia Commons)

1960 年,艾森豪威爾訪問台灣,獲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及其夫人宋美齡接待。(圖/取自Wikimedia Commons)

一葉知秋!當滿地都是落葉時,就分不清,到底秋天?冬天?還是早春已來臨。

很難看清,充滿爭議性的歷史人物,蔣介石的真實面目。在世時擁有的權力,把他被做作地極力裝扮塗抹。

[啟動LINE推播]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

兩岸時期,黨內外的反對者和競爭者,則會不留餘地批判和檢視他。被他權力踐踏和傷害的人,揮不去刻骨銘心的痛恨和哀怨。

層層是是非非的積澱,50年後看蔣介石,已面目模糊。但拂去塵埃,仍可梳理理出他一生,有條清晰的「軸線」,鑲嵌在他的人格、思想和堅守中。

蔣介石靠「沒有主義的主義」,個人意志中「文化教育、自由獨立」的堅守,達成「復興基地」國富民強。淺顯但一貫的「軸線」,牽引著台灣400年來命運的突變。

還有,批判和被批判者,胡適、蔣介石,都崇尚的「自由獨立」,究竟有何差異?2人有何不同?誰又影響台灣深遠?

「大撤退」意外「突變」台灣

這一天終於來了!1949年12月7日,中華民國代總統李宗仁,頒布《總統令》:

「政府遷設臺北,並在西昌設大本營,統率陸海空軍在大陸指揮作戰。」前面6個字,至為重要,後面的等於多於。

1949年,隨著國共內戰戰情一夕數變,中華民國政府機構,4月24日起全數遷至廣州辦公;10月13日又疏遷至重慶,10月15日正式辦公。11月29日,再西遷至成都。不到10天後,12月7日,台北成為中華民國最後的「首都」。

從1624「荷西統治」開始,近現代政治統治的400年歷史中,這場民國的「大撤退」,對台灣帶來質的「突變」。台灣的地理政治地位,首度得到翻轉。

這裡再也不是,資源被掠奪、極限提取輸出的殖民地;地方流寇軍事勢力的割據地;或是大清帝國、中華民國,廣闊國家的邊陲之地。因為祂成了民國政權實質管轄的唯一疆域,最後的「復興基地」。

從這一刻起,雖然百廢待興依然窮弱,但這塊土地,有了「國」與「家」合二為一的主體性,最高優先性。而不再是,次要和二等的附庸之地。

75年後,2024年4月,根據國際貨幣基金 IMF 發佈,全球第一季經濟數據,臺灣人均 GDP ,從去年的 32,440 美元增至 34,430 美元。第一次超過前殖民母國,比長期位在世界經濟前列日本,人均GDP33,140 美元,多出1,290美元。

主體性、被優先性,為台灣今天的發展和騰飛,提供了必要的客觀基礎。世界上許多國家,都有同樣的條件,為什麼只有台灣可以,而它們不行?那就值得研究探討,人的主觀意志因素。

如果,民國政府來台後的早期領導者,是頒布政府遷台《總統令》的李宗仁,由代轉正。或是其他可能人選,而不是蔣氏父子。如今的結局還會一樣嗎?歷史沒有「如果」,但值得玩味。

喜歡這篇文章嗎?

韋安喝杯咖啡,

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!

來自贊助者的話
關鍵字:
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,來稿請寄至 opinion@storm.mg

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